【專輯裡的10位徐超斌】桑布伊、張威龍與4141的故事

驕傲地出發 桑布伊



桑布伊來自台東卑南族古老部落「卡地布」喀達德伴氏瑪法琉家族,為古調傳唱者,他年輕的軀殼裡住著一個老靈魂,其野性悠揚的音色中,帶上菸嗓的嘶啞與豪邁。

〈Dalan路〉一曲出自2012年同名專輯《Sangpuy桑布伊》(第24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專輯),是他在數年前赴挪威參加世界音樂節,於永晝夏日的北歐薩米原住民族城鎮寫就。全曲從低迴吟唱,至末尾轉為高亢,口白「我們出發吧!讓我們前往高處。我們要到一個地方,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這絕對不會是錯的,我們要用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描寫自身追尋身分認同與祖先之路。


至於選擇〈Dalan路〉參與南迴專輯的原因,桑布伊說:「三年前我跟徐超斌醫生一起參加TED演講,便知道他一直在做這件事情,我也常想著如果有機會的話,也能盡量幫忙。徐超斌投入南迴醫療那麼多年,和〈Dalan路〉所描寫的情境非常相像:

「走在自己認為對的路上不要害怕,要很驕傲地去這條路,並朝理想走去。也希望藉由〈Dalan路〉和南迴專輯,和大家一起來投入這件事情。」

桑布伊提及姊姊、嫂嫂都於太麻里診所擔任醫護人員,然而大醫院都集中在台東市,偏遠地區僅有衛生所,他與家人皆深切感受到南迴醫療資源缺乏,「如果談到醫療正義,南迴的人也繳交相同的健保費,但是城鄉資源差距太遠,他們應該享有同等醫療照護。」

值得一提的是,在拍攝此次南迴專輯影片之前,桑布伊特地到知本部落南邊山麓的Ruvuwaan(華源村)、卑南祖先發祥地祭拜、祈禱一番,承襲先人習慣,他把這件公益參與稟告祖靈知曉,既是尊崇之舉,也祈求祖靈庇蔭賜福。


家的原點 張威龍



來自台東土坂部落的張威龍,如同許多部落青年,一度離開家鄉到大城市工作,由於從小耳濡目染國寶級大師父親朱財寶的木雕藝術,2011年決心回到部落繼承父業,並在父親意外過世後接續了「Sapari撒巴里文化藝術工作室」,發揚排灣族傳統工藝之美。

張威龍曾接觸燈光音響工作,從事木雕藝術之餘,也十分喜愛音樂創作。家住達仁鄉的他,對於南迴的醫療困境深有體會,也教授南迴協會方舟教室的孩子們音樂和藝術,「自己的家鄉就在這裡,大家都很能感受到沒有醫院的不方便,當然要一起支持徐醫師的這個行動。」

在《4141-為南迴而唱》專輯中,收錄了張威龍曾入圍103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的〈原點〉一曲,隱含了他對父親的思念,以及在土坂部落的口傳歷史中,族人從屏東古樓社遠途遷徙而來,落腳於台東的典故。

他說:「〈原點〉這首歌講的是很多祖先傳承給我們的東西,在現代慢慢消失、回不去了,但還是希望人們不要忘記那些最單純、原始的初衷。就像醫療其實是每個生命都必須有的,最基本的需求,可是在南迴這裡,卻一直是缺乏的狀況。」

專輯中收錄的是張威龍邀請土坂部落方舟教室的孩子們演唱的版本,童稚純真的嗓音,呼應著歌詞裡不要忘記曾經擁有的家園。
 
Kasitzuwaiyn laj kemasi kadu kadu wan
Izuawa tja qinaljan
Izuawa ti kama,ti kina,ti kaka
Semenaysenay ta tja milimilingan
在很久以前,遙遠的山頭裡曾是我們的家園
先祖的故事與傳說依然迴盪在山谷間─
─〈Ka si bantjezan原點〉 張威龍


摘自明周235 4141─為南迴而唱 用歌聲蓋醫院的公益計畫
【撰文/南美瑜、藍漢傑、郭書吟、蔣德誼;攝影/何經泰、高政全;文編/蘇子惠;設計/戚心偉;協力/鼎東客運(山線營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