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能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

台灣號稱美食王國,常常在不同的季節推出各式的當季料理,海鮮產季也是拿來做為宣傳的時期,我們吃下肚的海鮮是經過店家篩選的新鮮食材,但是牠們是從何處來?我們真的了解這些食材的來源嗎?為什麼要關心食材來源?跟環境有甚麼關聯?

台灣不能只有海鮮 文化沒有海洋文化。

科技日益進步,捕撈作業也越來越有效率,但也因此讓海洋裡的魚越來越少,大魚抓光抓小魚,小魚來不及變大魚也來不及生產下一代。捕撈的船隻越走越遠,整個海洋的魚已經所剩無幾。

這不只是影響漁夫的生計,也影響整個生態圈。而養殖業者的把關就更為重要。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何欣潔寫過一篇文章<海洋永續|責任漁業的實踐>,裡面提到從事水產銷售28年的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2015年提出「責任漁業指標」(Responsible Fishery Index,簡稱RFI),教大家食用產量足夠的海鮮,一飽口福之外,又能保護漁業資源。

什麼是RFI?

營養階層:以食物習性判斷,如濾食、草食、雜食或肉食性,各有在食物鏈中的位置。

瀕危性:水產現有數量是否充足,或者數量已達瀕危程度。

管理現況:是否有永續驗證、配額、總量管理或投入與產出管理等制度。

回復力:族群恢復到原先兩倍所需時間,回復力在半年以下的,較建議食用;有些魚類的族群回復周期長達十四年,便不適合食用。

生產方式:一支釣、自然養殖、籠具為較友善的漁法,延繩釣、生態養殖次之,衝擊最大的是大型底拖網或以高密度單一魚種的養殖。

友善環境的漁法以及養殖業者的規劃都需要我們一起關心,而我們再次強調台灣作為一個海島,海島的孩子要懂得吃魚、好好吃魚,除了從產地到餐桌上的監督之外,下一代的食魚教育需要執行下去。

請繼續支持<海洋保衛大作戰>募資計畫,並且讓身邊的朋友知道,請大家一起加入海洋環境教育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