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五屆花蓮彩虹嘉年華
《彩虹深根在花蓮,性/別平權再往前》

2015年9月26日,第五屆花蓮彩虹嘉年華的主題訴求訂為「彩虹深根在花蓮,性/別平權再往前」,這是我們首次對外界募資。在說明本屆的訴求之前,我們想在先跟大家分享關於「花蓮彩虹嘉年華」這塊畫布從無到有的嘗試與努力。
來到今年,我們其實很難想像花蓮同志遊行居然來到了第五個年度了!一路上,每年的遊行活動都是由一群學生籌組、討論、規劃。儘管一路跌跌撞撞,從四年前第一屆遊行最初被許多人認為「花蓮根本辦不起同志遊行」到這一兩年,我們陸續收到一些因為舉辦遊行而支持、感謝的在地聲音。這讓我們開始思考:一場遊行到底能帶領群眾走向哪裡;也讓我們知道:只要有更多人站出來,這個社會並不像想像中的寂寞。
●畫布的最初
2011年,第一屆花蓮彩虹嘉年華,也是東華大學Rainbow Kids同伴社成立的第一年,初次打出「不分族群、不分性別,多元從尊重開始」的主題訴求時,除了社團內部凝聚力量的整合,也期待藉由同志學生作為主體向社會發聲,作為社會學習的具體實踐,也為東部地區的同志遊行,畫下一筆,也是第一筆美麗的色彩。
接著,因為發現第一屆參加的民眾大多都是外地的團體,反而聽不見花蓮當地的聲音。2012年,在這塊畫布上,又畫上了「世界有異同,東岸也彩虹」的主題訴求,期待打破性別意識的城鄉差距,期待花蓮社會不僅看見外地同志,也能看見花蓮在地同志,告訴大眾:花蓮的同志並不是全然隱性的,藉著遊行站出來在這塊土地為權益發聲。
2013年,第三屆花蓮彩虹嘉年華,反思與綜觀前兩屆的經驗,加上與花蓮在地同志的討論,決定以「同志成家,帶伴回家」作為主題訴求。當時臺灣社會正熱絡的討論「多元成家法案」,但在該議題上卻鮮少關注「原生家庭」這個主題,因此第三屆遊行希望從這一點出發,思考同志除了可以在遠離家鄉的地方自由戀愛、擁有自由成家的權利外,也能夠帶著伴侶回家,得到家人的祝福與接納。不僅在花蓮之外,也在花蓮之內的土壤,都能聽到多元的聲音大鳴大放。
2014年,第四屆的主題訴求為「異同有愛,花蓮無礙」,係由歷屆訴求發想而來。我們認為,每一個人都能學著「愛」人、也有被愛的權利,因此不管是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甚至是具有更多元性別特質的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都應當享有相同而實質平等的公民權利。透過花蓮彩虹嘉年華的舉行,我們期望能夠打破宗教、族群、性別等因素的重重阻礙,讓更多人真實地看見同志、並且認識同志。
然而在去年的遊行觀察報告中,我們發現遊行期間雖然也不乏友善路人們的招呼與支持,但仍能感受到部分路人的不理解與冷漠。接觸到真實的同志對他們來說或許只是打破性別想像的一個開端,然而要如何在遊行以外的日子裡,將性別議題深化到零接觸的民眾,是本屆遊行在去年遊行之後留下的難題與努力的方向。
●本屆的主題訴求
今年主題訴求為「彩虹深根在花蓮,性/別平權再往前」,前者試著傳達「在花蓮」的理念,以推廣性別教育的實踐達到與在地對話的可能;後者則持續正視花蓮在地,關於這塊土地的「性/別」多種樣貌的差異性與基本公民權利追求。
2015年3月以來,花蓮第一個同志健康中心「洄瀾居所」已經成立,試營運階段目前提供花蓮在地民眾匿篩與醫療諮詢的服務,並定期辦理同志聊天室、愛滋議題講座或電影欣賞等活動;遊行團隊希望在數個月籌辦遊行的過程中,也能於花蓮在地校園或市區辦理更多性別教育講座、讀書會,藉著基礎的性別教育「深根」彩虹於在地花蓮的想像。
延續著第四屆訴求的「異同有愛,花蓮無礙」,「性/別」並非二分的男與女或異與同,而有著更多的差異存在。在少數族群裡更少數的一群人,其實都確實存在於「性/別」的範圍裡,無論是誰、是來自哪裡的族類,都應在「平權」的旗幟下,得到不被壓迫且能安然生活的權利。
●為什麼我們要募資?
辦一場遊行活動需要的資金可大可小,每年遊行我們都秉持著讓來參加的人能對遊行或花蓮這塊土地有更多認識,也希望把更多資源帶到缺乏性別議題聲音的花蓮,並期盼這樣的活動能生生不息地舉辦下去。
歷年來團隊籌辦遊行的資金大多來自向公部門、私家單位、東華大學師生或花蓮在地店家邀請贊助得來。我們認為這樣的資金籌備方式太過單一,且發現金源來源多數來自教授。為此,我們希望可以開發更多的資金來源。
我們需要網路上的大家一同來支持我們的理念,一起讓花蓮這塊土地能有更多元的視野和聲音,讓每年期盼來支持花蓮遊行的來自北中南性別友善的個人或團體能一起共同走上花蓮街頭,感受來自四方的力量;也讓花蓮在地同志每年除了迢迢奔赴台北、高雄或台中參加遊行之外,也能在每年的秋天,來到花蓮一起和我們站出來捍衛自身的權益。
●這筆錢我們會如何運用?
本屆遊行除了場地費與一部分的宣傳費獲補助外,其它資金仰賴「東華大學 RainbowKids 同伴社」所申請的LGBT獎學金與其他零星募資。這些花費我們也希望透過本次募資來補足(約佔募資比例54%),並留一大部份給日常的在地性別實踐(約佔募資比例36%),與預留緊急籌備金(約佔募資比例10%),最後所剩的募資資金才留給下一屆遊行籌備使用。
以下分項說明各個需要資金項的理念與精神:
1.本屆的遊行活動宣傳講座:
遊行團隊每年會依循著該屆訴求和時下關注的性別議題而替每年遊行舉辦系列宣傳講座,而今年的遊行主題訴求「彩虹深根在花蓮,性/別平權再往前 」,以「在花蓮」與「爭取平權」為兩大主軸。為此,我們在遊行前舉辦了相關議題的性別講座。
從洪菊吟老師透過「玩桌遊」的形式帶給我們打破既往枯燥的書本教育的新的性別教育,又或王君琦教授以同志電影美學角度觀察歷史脈絡下的性別運動及相互牽引最後脫勾的觀察,及劉育豪老師及楊翠教授分別以繪本、文學作品所描繪反映出人的家庭或生命歷程,告訴了我們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社會化裡的性別或身分認同是如何潛移默化每個人的生命。
我們希望透過各種主題的講座,將性別議題帶入在地花蓮,並進一步呈現花蓮的多元族群樣貌,激盪出更多思考與火花。
2.本屆遊行的系列活動:
我們希望透過在遊行途中舉辦一些小活動,進而拉近遊行訴求者與路人的距離,打破傳統示威遊行抗議的氛圍,達到能傳達給參與者或旁觀者一種溫暖的感受。以去年第四屆遊行遊行為例,我們即在遊行過程中傳遞寫有願望的彩虹氣球給予花蓮街頭的路人,讓路人看見我們所爭取的、所希望的,也許只是他們眼裡看來自然的基本權力。
而除了設計當天的相關小活動外,我們也希望在遊行籌備過程中,順應著時事,適時的舉辦校內外的活動,將性別議題帶入校園、城市中。如曾多次在校園舉辦反恐同週系列活動、或者兩年前遊行聯盟自發性在校內宣傳並解說伴侶法的法案內容等等......。
3.義賣商品的設計與製作
這是今年特別增設的開支。我們希望在這一屆遊行開始,透過自己的創意和努力籌得遊行經費,並將所募得多餘的款項提供給下一屆遊行,以達我們期許自己深根花蓮,希望花蓮在地的性別運動能持續推動(更期許聯盟在遊行之外,對花蓮的性別議題能有更深入的影響)。
我們期待自己能夠走出東華大學的校園,除了舉辦遊行以外,能將來自各地或當地的性別資源不斷地帶入花蓮在地,讓性別的力量慢慢影響這個城市。
4.在地性別推廣基金
在這次募資活動中,有一大部份希望透過外界的贊助,實踐「在花蓮」的在地性別推廣。目前遊行團隊發想了幾個方向:像是利用讀書會的形式激蕩對性別更多元的看法、並從中獲得自我認同;或邀請各地研究或投入相關議題的人士將所見所聞帶來花蓮分享,並可能試著進入國中小校園辦理這些講座,和孩子們傳達多元的性別觀,打破傳統教育下所造成的二元思考模式。
●畫布的那些未完成......
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同志遊行聯盟」由校內與校外花蓮在地對於性別議題關切的學生與夥伴們組成,將於104年9月26日中午12點整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144廣場,共同舉辦「2015年第五屆花蓮彩虹嘉年華──彩虹深根在花蓮,性/別平權再往前」。
對於完全改變社會價值的力量也許有其限度,但我們期望在一場遊行裡能做到的是:努力讓社會看見彼此的差異與多元,每個人應當有「平權」、也有幸福的權利。誠摯地邀請妳/你的參與,讓我們異同高喊「彩虹深根在花蓮,性/別平權再往前」,讓這塊畫布能繼續累積勇敢的能量,持續增添不一樣的色彩,創造如彩虹般的絢爛光影。
●贊助方案
註:凡所有將寄送商品的方案,均附只送不賣的遊行紀念貼紙。
第四屆《異同有愛,花蓮無礙》紀念CD
本屆遊行專屬悠遊卡 / 一卡通貼紙
五屆訴求主題明信片 (一組五張)
單張明信片(正 / 背面)示意圖
限量遊行紀念衣
紀念衣 T 恤尺寸對照表
重量贊助包限定 / 遊行紀念束口後背包
本屆遊行紀念貼紙(只送不賣)
【第五屆花蓮彩虹嘉年華《彩虹深根在花蓮,性/別平權再往前 》】
►時間:9/26 (六) 13:00~18:00
►地點: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144廣場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中華路144號)
►遊行訴求:https://goo.gl/Al72nu
►個人.團體報名:http://goo.gl/forms/Knc2obrLi7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lLGBT
►遊行路線
主舞台中正路文創園區集合→仁愛街→民國路→自由街→林森路→明禮路→中正路→文創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