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核電影放映邀請了影像與社運工作者來台,與觀眾進行片後座談與交流,讓影展能深入公共議題討論與教育意義。邀請的講者包括開幕片《核能之國II》的導演舩橋淳,以及西澳反核聯盟的代表馬可斯.阿金森(Marcus Atkinson)。
本屆影展特別規劃的【從搖籃到墳墓】單元,是台灣少見的題材,其中有三部關於澳洲鈾礦開採的紀錄片,因此,影展特別邀請到來自澳洲的反核運動工作者馬可斯.阿金森(Marcus Atkinson),他是西澳反核聯盟(Anti-Nuclear Alliance of Western Australia, ANAWA)的主要組織者,從 2011 年至今,每年舉辦「為土地而走」,以長達一個月的行腳活動,穿越西澳的沙漠,探訪鈾礦開採預定地與在地原住民部落。他在片後與分享澳洲鈾礦開採帶來的環境爭議與原住民的運動現況,為觀眾帶來許多珍貴的觀點與資訊。
兩位長期關注核能議題的環境、影像工作者,也藉著此次影展來台的機會,前往核一、核二廠所在地參訪,與北海岸的反核行動聯盟成員進行交流,了解當地與核共存的自然生態與歷史人文。第一次見到台灣核電廠的舩橋淳導演和馬可斯都驚呼,核電廠竟然離首都、以及金山當地居民的居住與活動範圍這麼近,而對金山豐富多樣的海岸地景印象深刻的同時,也認識到核能在台灣對於民眾生命安全與海洋生態帶來的威脅。
在西澳長期與鈾礦開採預定地原住民社群進行串聯工作的馬可斯,也到核廢貯存場預定地-台東縣達仁鄉,拜訪當地村落的頭目、部落工作者,並公開舉辦一場分享交流會。馬可斯在拜訪部落時表示,因為澳洲開採、出口了鈾礦,也才造成包括台灣等國家面對到核廢的問題,使得兩地人民的處境緊密相連。
達仁鄉南田村的頭目包樂斯表示,對於馬可斯遠道而來關心台東核廢料的問題,她非常感動、感謝,也希望能讓他們所遭遇的問題,被更多人開始重視。包樂斯也將目前南田村在核廢議題上遇到的困境,以及自身對守護家園、守護員有的生活方式、以及由祖先傳承下來的部落土地的心聲,與馬可斯分享。
在了解了核廢選址過程,台電與地方溝通的狀況、回饋金問題、以及南田面對地方發展資源不足的長期困境後,馬可斯表示,台灣和澳洲的原住民部落在面對核工業時所受到的壓迫,包括選址條例的設計問題、資訊不透明、金錢的利誘與分化、溝通程序的草率甚至誤導等,都相當類似。同時,馬可斯也將澳洲莫卡蒂持續抗爭八年而終於擋下核廢貯存場的成功經驗,分享給當地的朋友,希望能透過彼此看見、理解的過程,為彼此的運動帶來養份。馬可斯也說,他也會將台灣面對核能、核廢的的處境與草根抵抗的故事,帶回澳洲,與當地的原住民部落與澳洲的反核運動社群分享。
--------------------------------------------------------------------------------------------------------------------------------------
綠盟非常感謝觀眾們在影展期間對核電影的支持,許多人在放映後熱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相關的開支卻無法用願景就能完成,
募款進入倒數最後階段,請幫助我們完成這一項重要的工作計畫。
►懇請贊助募資計畫:https://www.flyin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