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始於2012年的故事。2011年,響應全球的「佔領華爾街」的運動,
甚麼樣的風景才對城市的居民重要?又給旅人展示何樣的風景?
我們想看的不是那些被規劃好的風景,而是生活化、地道化的人民生活。
但那都是真的嗎?還是旅客們的美麗幻想與投射?
台南開始出現一些城市景觀,讓台南的朋友在想,這地方也將慢慢被改變,
而這種被動式的改變,好像無力去低抗。相比現時的香港,
有好些地方已是香港人不想再去,消費與旅遊成為了尖沙咀、銅鑼灣等地的重點,
這裡的地貌風景變得太快,我們跟不上,恐怕有天會在自己的城裡迷路。
被拆掉的,我們不能再見;擋在你面前的,非我們所望,究竟風景為誰而建?
在香港,尖沙咀與銅鑼灣早被消費洗掉原有面貌,金鋪、藥房其門如市,街道旅人鯽,
續步蔓延至生活的社區;舊區被重建,原有的居民流離失所,
換了一批新來客擠進一幢幢如城牆的高樓,靠著天橋地鐵輸送自己到未知的目地的……
風景在變,人心在變。
八十年代香港的每個故事都與小人物有關,那些在大社會掙扎求存的故事。
今天人們都只是無臉且糢糊的生活下去,背上一個又一個負面的標籤,
只能低頭看著自己手上的電話,以為自己逃離了彈丸,避過抬頭只被高樓蓋過的天空。
在這片土地,我們還能留住甚麼?當下又能做甚麼?
沒有語言,沒有歌曲,沒有乞兒,連九龍皇帝的墨寶都沒有了。
我們不能只作記錄,更要創造;無法一直失去,只好創作下去。
(繁體中文版預告片)
故事大綱
李彌來自內地,希望自己是香港人,與男友彥過著似是愉快的情侶生活。格言賣盡祖業,卻以醬園傳人身份,販賣獅子山下式好夢。蝦米是網絡紅人,偽出一套生活態度。太初寄情社會運動,認為外面一切都不過是資本主義的偽裝。雲留不住丈夫和女兒,於是每天花盡心思經營蝸居豪宅,與她虛構的家庭生活。敏逃離安穩,要找出歷史風景,這樣的使命感與城格格不入。城外,社運份子宜被囚禁在更生中心,在現世與虛空中的狹縫中掙扎。
故事的角色在這個時侯,在這個空間都處於一種膠著的狀態,不論在生活或社會運動上都不能前進。當他們抬頭看著身邊的風景正在急速變遷,早已跟不上來……
香港獨立電影導演許雅舒繼《慢性中毒》、《哭喪女》後,第三個長片計劃《風景》繼續實驗跨媒介創作,溶合歷史與地埋,以人物訪問、虛構情節、地景書寫及攝影,刻劃城市人的離別無常,由七個人物的故事織起不斷變動的城市景觀。我們不只為紀錄此時此地的人文面貌,更在探索後佔中的你我,心中想望的風景。
《風景》正進行前期籌備工作,已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補助作為計劃的起動資金,但仍不足以支付整個製作開支。我們需要你的支持,藉群眾力量使電影得以面世。
是次募資計劃與台灣南方影展合作,期望得到香港與台灣群眾的支持,並作為對華語獨立電影的鼓勵。電影預計2016年底完成,將於台灣南方影展及香港作特別放映,邀請贊助者出席以作回饋之一。
《風景》Facebook:www.facebook.com/PseudoSecularMovie
香港錄像藝術家、獨立電影導演,
專注探索敘事的可能性,挑戰影像和敘事以外更多呈現表述的方式。
首作《阿明》(1996)以嶄新的敘事方式廣受矚目,參展於不同的錄像、電影節,
為日本Image Forum電影節的優秀作品;此後的作品如《隧道》(1997)、
《看不見的城(牆)》(1998)、《愛麗絲在美好世界》(1999)、
《說謊記》(2001)均在香港及世界各地展出,受到本地和國際的注目。
近年作品《我遊》(2004)、《女子狼》(2005)、《紅》(2006)均建構自成一格的錄像語言,
呈現作者對影像的思考。2007年,許雅舒成立 Rabbit Travelogue。
2009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完成首部電影《慢性中毒》,
入圍2009年釜山國際電影節New Current競賽,
該電影被喻為香港有史以來首部長篇實驗電影。
2013年,第二部長片《哭喪女》入選釜山國際電影節、香港獨立電影節、
首爾獨立電影節及南方影展等多個影展。現正籌備第三部長片《風景》。
個人網頁:rabbit-travelogue.com/AliceinWonderland
香港導演及編劇,導演及原創劇本包括《烈日當空》、《前度》、《DIVA華麗之後》、
《幸福的旁邊》、《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編劇作品《志明與春嬌》、
賀歲片《我愛香港之開心萬歲》、《大丈夫2》及劉國昌導演電視電影《做地產》。
面書專頁:www.facebook.com/makheiward
近年劇場表演及音樂創作:
《西夏旅館》(演出、音樂及音響設計)、風車草劇團 x 進劇場《狂情》(音樂及音響設計),
獲第二十二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音響設計獎」、《如果在末日,一個旅人》(現場音樂)、《誰殺了大象》(音樂及音響設計)、《誰釣的湖|垂釣的魚》(演出、音樂及音響設計)、
Body Lab 《大人之繪本》(現場音樂)、《後殖民之食神之歌》(作曲及音響設計)、
《城市一切如常》(作曲及音響設計)、《(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
近年獨立電影配樂創作:
《美好生活》、《稻米是如何鍊成的》、《女實Q》、《仇》、
《楊明的夏天》、《他們的海》、《哀溺文》等等。
更多作品收聽:soundcloud.com/hinyan/tracks
邀請贊助者出席以作回饋。所有放映均設映後討論會,由主創人員主持。
何為社會?社會的結構是可動搖嗎?資本主義與金錢流動是否均等?我們還需要制度嗎?
我們還需要政府嗎?……《風景》嘗試以流動影像伸延討論,
同時亦以相片及文字的形式紀錄下來。電影相集將收錄《風景》劇照、文本、
資料搜集期間所做的人問訪談,以及香港近年社會運動的相片紀錄。
(攝影:The Buffac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