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11年前 更新
每一位來訪的人們,都是最真切的贊助
對於募資的執行模式,我們試圖不一樣。
首先,我們所關注的重點在於:
本冊閱讀空間,是否能真的為舊區帶來一些新氣象?
因此在募資活動發起前,即先運用自己的力量,
將本冊這座沒水沒電、下雨還成水濂洞的廢墟,
整理到適宜走踏的空間。
接著,從募資的資金運用計畫中或許也能得知:
除了空間打造與回饋產品的成本之外,
更多的部分運用在空間營運之上。
若您曾走訪本冊,您一定能發現:
現場除了獨立刊物與少量的創意產品之外,
我們不販售飲品、食物,沒有低消、沒有閱讀時間限制,
擺放大量由夥伴們自行收藏的雜誌、書籍,免費提供翻閱,
你可以自由的走訪、自在的閱讀,恍若隔世。
(明明隔一條街中山路,因為日出第四信用合作社的開張而大排長龍、人聲鼎沸)
我們的商業模式限縮到最小,
除了先天上沒水沒電的使用限制之外,
更多的理由是希望提供沒有一點壓力的閱讀空間,
讓舊區多一些不同的氛圍。
你可以自己定義這種氛圍是人文的、是文創的、是藝術的,
都可以,因為我們只是在做自己衷心熱愛著的事,僅此而已。
或許正因為空間在募資開始的同時,也已經落成並對外開放,
我們觀察到有許多的人們,即便知道我們有發起募資活動,
卻仍願意實際走訪、感受空間氛圍後,以實際的消費行為,支持我們的計畫;
還有更多的在地居民,因為本冊頁裡的燈光,而停下機車,走進空間一探究竟。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八旬的老翁,氣質優雅,每日總會經過本冊門口,
一天,他拉著他的老伴,來到空間門口對她說 : 「你看!這是年輕人在做的事情!」
雖然我們熱情的邀請他們能來到空間裡坐坐,也許是怕走進空間就必須消費(看這商業市場對人們觀感影響多大!),
他們揮揮手就繼續散步回家了。每天各式各樣,默默上演的小劇本,
讓我們對於人們行為的想像,有了極大的改觀。所有曾走訪的人們,購買獨立刊物的人們,
都是為舊區付出最真切的行動派。
經過多次反覆的討論後,我們決定將這兩個月以來空間的實際營運所得,
放入募資平台中。因為募資的成功,不僅是信任我們的朋友們的金錢幫助,
也包含著這些不求回報的人們的實際支持。
雖然未來本冊空間的去留,我們還無法掌握,
但確切知道的,是舊區因為大家的參與,已經有了不一樣!
在抱怨著時局的同時,我們用實作,完成心目中的想像。
你們都是舊區的英雄。
感謝!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