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10年前 更新
09/09 上午,都市農耕記者會!
【都市農耕記者會】
向市長候選人喊話
讓冰冷的水泥城市
變成好好吃、好好玩的農耕城市!
9/9 上午,都市農耕網,於台北市松山區復建里的一塊真實的社區農園舉辦記者會,提出都市農耕的訴求與宣言,歡迎參加!
記者會流程
09:30-09:35 開場白:記者會介紹-說明都市農耕網
09:35-09:50 市民提問:讓城市中的各種角色,例如媽媽、阿公、年輕人,表達對於都市農耕的想法
09:50-10:05 為什麼雙北市需要都市農耕?
10:05-10:07 都市農耕訴求宣讀
10:07-10:17 市民交換作物時間:請城市中各個角落在進行農耕的團體與個人,來幸福農場交換作物
10:17- 媒體提問與交流
- - -
宣言與訴求
百年前的大台北盆地,阡陌縱橫的水圳與農田,是無數個聚落庄頭居民們的生計來源。現在,各種食品安全危機重重,環境用藥日日夜夜進行著,社區開放空間種類單調,緊密緊湊的生活令人喘不過來,都市的熱島效應愈趨嚴重。許多人為了生計打拼,移動到城市定居,但也是惦記著「總有一天要離開這座城市,去更健康與生態的環境,尋找安定感。」
雙北市的都會區域,已有許多坐落在都市區域的「都市園圃 (Community Garden)」的實際案例,園圃與住家步行10分鐘的距離,即可以進行農耕實作。以及,位在台北盆地近郊的「市民農園(Urban Farm)」制度也行之有年。綜觀來說,各種類型的公共園圃經驗,已經在大台北都會區域中,豐富且多樣化地開展了起來:
1. 結合既有的公共設施的農耕空間。例如,台北市萬華區龍山國小的藥草與鄉土特色課程,在教育的第一線的結合環境意識與農耕實作。
2. 公有建築物的屋頂,變身「屋頂菜園」。例如,台北市大安區錦安圖書館公有建築物的屋頂,提供社區規劃師與市民學習課程的空間。
3. 社區內的公有空地,由市民營造為多元綠化與農耕的「都市園圃」。例如,台北市松山區復健里巷弄內的「幸福農園」,園圃裡種滿了當令蔬果,也有園藝治療的小花園,成為在地重要的公共開放空間,創造新的鄰里生活。
依據新頭殼 newtalk 媒體於 2014.07.21 的新聞報導,雙北市還有許多的空地空間,尤其台北市據調查仍有198公頃的公有空地,而在城市中有許多既有的公有建築物屋頂、校園空間、容積獎勵開放空間...等等,在在顯示,其實台北市是有公有空間資源,來讓市民進行農耕與環境教育的實踐基地的。為了讓更多市民朋友可以實踐「要耕作、要空地,當城市農夫改善都市體質」的夢想,「都市農耕網」持續推動「向市長候選人喊話」的活動,在此,我們呼籲,雙北市的市長候選人,以市政高度的政策工具,創造更多的都市農耕基地,支援用農耕改善城市體質的市民朋友。我們提出四大項訴求:
(1) 認可都市農耕是進步的都市市民應享有的生活權利,積極協助都市市民園圃在各社區普遍推動,以及都市園圃的常設/半永久用地取得。
(2) 基於都市農耕的社會、文化、生態的多元價值與功能,支持各局處擬定有助於推動都市農耕的政策方案。
(3) 創造友善政策環境,鼓勵年輕人投入與都市農業相關的創新創業。
(4) 參考進步城市經驗,積極促進都市農耕的相關立法與修法工作。
都市農耕的推展,鼓勵大家一起來種菜農耕,凝聚了社區鄰里的感情,在生活中落實環境教育,具體細緻地綠化都市空間,創造可食用的「好吃」景觀,在糧食安全的面向上盡一份努力,健全都市多樣化的生態環境。以下羅列出國外城市的都市園圃專責機構與網站(完整資料請見:http://goo.gl/rEhHLK),大台北的都市,不該再等待!
CC-BY 都市農耕網 Contrib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