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
作用:清洗足部,避免細菌滋生,增進血液循環,保持皮膚濕潤,防止乾燥龜裂。
用具:溫度計、淺色毛巾、軟刷子、浮石或海綿
因足部感覺神經功能減退,洗腳前先用溫度計測量水溫,約為37~40℃避免燙傷足部,配合溫合肥皂清洗,另外清洗時用柔軟刷子、浮石或海綿輕刷,清洗時間不宜過久,約3~5分鐘。
洗完後,立即用淺色毛巾拭乾,特別是趾縫部位,注意不可用力擦拭,擦拭完後檢查毛巾上是否有血或膿漬。足部擦乾之後,可塗抹中性乳液,保持足部皮膚濕度,但要注意不要塗抹在趾縫,應保持乾燥。
護理
作用:患者應每日完整檢視雙腳,包含足背、腳底板、足趾間、指甲、足部皮膚、足部是否變形等,檢查是否乾燥、皮膚龜裂、腳掌是否有足繭形成與是否有感染跡象等,提早發現問題提早治療。
工具:鏡子、軟毛
檢查項目:有無雞眼、厚繭、水泡、割傷或破裂、擦傷、脫皮、瘀傷、腫脹、疼痛、發紅、硬皮、水泡、顏色改變、皮膚彈性、蟲咬與皮膚溫度異常,如有以上狀況須小心,避免產生傷口,並請醫師協助處理。
檢查部位:全足皮膚,趾縫間、足跟、足底受壓點及足外側,軟毛是用來測試足部感覺是否異常。
足部感覺檢查部位:
處理傷口一定要小心,首先評估傷口狀況,如果是擦傷、割傷,傷口小於一公分周圍膚色紅潤,且造成受傷的器具並未生鏽,即可自行換藥,且應遵循標準程序。如果傷口經自行換藥後二至三天未有改善,而且有惡化現象時,則應該馬上就醫。經醫師評估後,再做各種治療。
需要立即就醫狀況:燒傷、燙傷、咬傷、電傷,顏色蒼白、變黃、發黑為組織有缺氧或壞死。
1. 一般傷口換藥:
① 洗淨雙手
② 用物準備
a. 無菌紗布敷料。
b. 無菌棉棒。
c. 透氣膠布。
d. 生理食鹽水、煮沸過的開水或瓶裝礦泉水。
③ 清潔傷口
a. 去除舊敷料, 露出傷口〈沾黏時用生理食鹽水、煮沸過的開水或瓶裝礦泉水浸濕〉。
b. 以沾生理食鹽水的棉棒清洗傷口, 以傷口為中心往外做環狀擦拭至少5公分, 一支棉棒只可用一次。〈過去常用優碘或過氧化氫,最近有妨礙組織復原的說法,所以不積極推薦〉
c. 以沾生理食鹽水的棉纖再清洗傷口。
d. 以乾的棉棒拭乾傷口。
e. 如醫師有開立軟藥,則在此步驟塗上。
f. 蓋上紗布。
g. 以透氣膠布固定紗布敷料。
h. 洗淨雙手。
修剪
作用:修剪趾甲,避免因趾甲產生的問題,如指甲內生或灰趾甲等。
工具:指甲剪、銼刀
可在洗腳後進行修剪,因為趾甲在泡過水後會稍微柔軟ㄧ些。趾甲修剪應使用趾甲剪與銼刀,避免使用類似剪刀的工具;修剪時應將指甲剪平,切勿過短或尖形、圓弧形,也不要挖趾甲邊緣,修剪後用銼刀磨平趾甲邊緣;如果有嵌入性或硬厚趾甲勿自行處理,應找皮膚科醫師處理。如視力欠佳,不要自行修剪,請家人代剪。
最近天氣不穩定,空氣潮濕,要注意安全與健康喔!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