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溪發源於海岸山脈的最高峰——麻荖漏山,上中下游一路流經花蓮縣豐南村、永豐村及富里村。是一條全長16.91公里的美麗河川,在溪邊玩水、打水漂,看著清澈的水與溪裡的鱉與魚蝦,是社區居民早年的美好回憶。然而,隨著河川治理的傳統思維帶來了水泥化的工程開發,鱉溪也慢慢變了樣,溪裡棲地的改變、河相的變遷,使得鱉溪流域的生態也逐漸被破壞,有許多生物也就因此再也看不到了。
2018年底,在一次工程規劃的在地座談會中,社區夥伴紛紛提出期待能找回過去鱉溪生態自然的光景,很幸運的,當時的工程主管單位九河局願意停掉不理想的工程規劃,傾聽我們的聲音,支持民間的理想。於是,透過社區夥伴、關心在的NPO或社群朋友、河川局、水保局、林管處等公私協力,大家一起商討出「四還(還水於河、還石於河、還魚於河、還水於河)」的推動目標,在2019年到2021年,透過一序列進步的工法,以及社區夥伴的積極參與以及認養行動,一步一步將生態還給了鱉溪。
守護鱉溪成了在地夥伴共同的執念,大家組織起來,貢獻各自的專長、時間跟心力,一起推動了好多好多工作,並且一直持續進行中。#鱉溪1691Facebook
在大家的努力之下,鱉溪也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著,不過社區夥伴也沒有因此而停下角度,而是持續思考著鱉溪的下一步該往哪裡去?
永續守護鱉溪是社區夥伴共同的願景,也是一條長遠的路。大家也都知道,公部門的計畫支持不會是永遠的,一條河川的守護應該落實到生活當中,因此,守護的力量應該回歸到社區本身,在結合在地產業的條件下,我們希望種稻本身就是守護河川,種稻的農夫就是第一線守護家鄉河川的人。並且承諾用在地生產的稻米之盈餘,提撥固定比例作為公基金,作為未來鱉溪守護的永續支持。
「鱉溪米—農民守護河川計畫」首重生活、生產與生態的平衡,因此我們訂定鱉溪生態米生產公約,農友之間彼此約定,在農田生產的時候要採用對生態影響最少的農法進行耕作,有意識地保留田區內生物棲息的空間,盡最大的力量,為鱉溪守護盡一份心力。
這份公約,是我們與鱉溪共生共存的約定,也是我們寫給鱉溪的情書。
我們將以本次募資金額扣除生產成本、回饋品運費、平台費等成本之後,成立第一筆公基金,作為鱉溪守護的第一桶金。
未來,鱉溪米的販售將提撥固定比例之盈餘持續投入公基金,而公基金將運用於以下三大面向之工作推展:
- 環境守護:瀕危魚類、動植物調查及保育;魚梯製作與改良;溪流巡護、污染源的監視農田尾水的調查、淨溪日與移除外來種;生態池復育及維護。
- 環境教育:與學校合作推行環境教育;鱉溪復育經驗推廣;培養社區夥伴成為環教師。
- 推廣有機友善生態環境:於枯水期推廣省水稻作、舉辦農友生態知能培訓。
#排列順序依筆劃排序
本次募資產出之鱉溪米為張振岳以及騰莫言・基鬧兩位農友共計約2.5公頃的田區所生產出的稻米。
#張振岳——後山采風文史工作室
發起「鱉溪米」募資計畫是因為這幾年我們地方積極投入鱉溪整治,從中意識到如果只依靠公部門常會面臨無米之炊、無法自主的窘境。而沿岸的農民們才是和這條溪最親密的夥伴,如果未來能夠由農民自主管理鱉溪,應該會是最好的狀況吧!
但如何能讓更多農民願意加入我們?能否照顧好農民的基本生活是關鍵因素,目前鱉溪所產的米已有八成是有機米,但也僅夠維持基本生計。如果能結合我們在環境生態努力的成果,創造一個利潤更高的地方品牌,便能從中抽出部分作為鱉溪公積金,藉此吸引更多農民為鱉溪共同努力,也讓鱉溪守護更加永續。
作為一個有機米生產者,我覺得這是一個真正能改變鱉溪的方法。
#騰莫言・基鬧——拉米特工作室
這片土地與祖先的智慧,教會了我如何跟大自然共存!於是我開始學會了愛~愛家人、愛族人及愛所有的朋友,但愛這片土地才是首要。
我是一個喜歡簡單生活的人,偶爾上山採採野菜、下河捕魚、稻田裏唱歌......內心深處總是湧出八個字~舒服!
#生產基地(碾米、包裝等):天賜糧源
#鱉溪省水稻實驗工班——
鱉溪環境治理的行動是從手作魚梯開始,這群夥伴就是最早的在地響應,第二年(2020年)環境議題延伸到了中游的永豐村,開啟了省水稻的試驗,所以這個班就叫「省水稻工班」,但是我們手作魚梯、營造生態池、解說導覽、移除外來種、淨溪樣樣來。
日本的渡邊豐博在搶救源兵衛川時一手鍬一手啤酒,鱉溪省水稻工班則是工作時雙手全力以赴,休息時大口喝烈酒,酒足飯飽後接著幹,完全是一副農民耕作時的拚勁。
【協力團隊】
- 大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在地紀錄、攝影):吳泰維
- 洄瀾風生態有限公司:吳昌鴻、吳侑庭
-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楊志彬、鄭雅文、柯穎瑄
- 天賜糧源:鍾雨恩、張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