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七月,初次踏入紐約JFK機場原本要來接風的朋友沒出現,手機沒網路,一趟長達九年的冒險就此展開。蒸溽的夏末,在適應學業匆忙之際,還來不及欣賞繽紛落葉的涼秋,北美數十年來最冷的寒冬降臨。談了幾場戀愛、生子結婚,在布朗克斯的庸庸碌碌,又在COVID-19的侵襲一切突然嘎然而止。2022年,舉家搬回福爾摩沙前夕,以小提琴即興揉合不同編制與風格聲響的【黑潮】系列專輯,敘說並收藏九年以來的點點回憶。



(攝影 黃國恆)

 

琴弓為筆,樂音為字|即興黑潮,探險夏冬春秋


台北藝術大學畢業以後,在莫拉克颱風來襲的那個夏天,我展開了有別於傳統古典小提琴訓練的音樂之路。在山海之間的都蘭,聚集了來自台灣各地的聲音,衝擊自小學習西方古典語彙的我,想要找到自己跟這塊土地連結的聲音。透過即興,我因緣際會乘上一艘名為爵士樂的聲音太空船,旅行到紐約這顆外星球。看到來自宇宙各個角落的人,如何玩、創造屬於自己的聲音。而以爵士音樂/非裔美國人思潮為脈絡的音樂,討論關於生命、苦難、喜悅與超越等韻律,更引領我重新思索音樂、小提琴與我之間的關聯:從韋瓦第與皮耶佐拉的四季中提琴讚嘆大自然的語彙,依循爵士樂搖擺以及自由前衛的脈絡,連結上福爾摩沙島傳唱的歌謠。

疫情期間,倏地從職業婦女轉為24-7在家帶兩個孩子自學的家庭主婦,搬至德拉瓦河畔忙裡偷琴之際,同一空間孩子時而作畫、時而滑平板的日常。慢慢把九年來在美東生活的點滴,轉為音樂的語言,結合孩子的創作,並與如同家人般親近的錄音工程師James P. Nichols的合作,【黑潮】的錄音計畫逐漸成形。
由鐵琴家Patricia Brennan、低音提琴家Hilliard Greene、與鼓手Nasheet Waits組成的堅強陣容,加上歌手Mem Nahadr助陣,【黑潮】四部曲夏、冬、春、秋就此誕生。

《黑潮》是一幅以即興演奏來象徵臺灣節氣變化的聲音風景圖,融合了藍調、古典、印象派與自由即興。藉此,江忻薇表達了對於臺灣與黑人文化的深刻喜愛,值得樂迷細細品嚐。 

孫秀蕙(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音響論壇》專欄作家)


募資計畫|實體 V.S.串流


在全球暖化與不同城市遷移之間,四季的變化,究竟是逐漸消失的記憶,還是必須重新建構的概念?在生活忙碌與資訊爆炸的今天,垂手可得的串流媒體,跟實體唱片的溫度,要怎麼得到平衡?

音樂載體從最早的樂譜、留聲機、廣播電台,磁帶、黑膠、卡帶、CD到MP3與串流。在專輯這個概念逐漸消失之際,製作與發行音樂可以說是越來越容易也越來越困難。在音樂載體詭譎的此刻,執著實體暖度的紀錄,【黑潮】系列專輯極度需要每一個愛樂人的支持,才得以完成!

從2021年十月開始進行,以自由即興的架構進行創作。經過2022年一月中的彩排,進入紐澤西Sound on Sound錄音室進行錄製。二月開始,進入音樂後製階段,挑選並編排曲目,決定每一個混音的細節。隨後在四、五月成立工作室,進行全球獨立發行每個環節的運作。六月,確認進行實體發行,募資所需的印製壓片成本。
實體CD使用錄音籌備期間兩個孩子筆下的畫作,加上惱美好工作室操刀整體視覺設計,並由爵士樂評孫秀蕙(夏)、黎時潮(秋)、小提琴家馮承暉(春)與佛光大學副教授林明昌(冬)與David Adler(英文版)等人執筆的專輯內頁,於募資期間推出限時限量4CD組合版。


另外,針對非傳統的音樂消費者,【黑潮】系列專輯預計於6月21日夏至開始於不同季節(冬至、立春、秋分)陸續進行數位上架,秉持實驗的精神探索市場,希望觸及更多欣賞器樂即興、跨界融合的新朋友:季節明信片印上串流QR Code,除了能夠隨時收聽,搭配專屬獨家電子報內附圖像影音連結,深入瞭解製作背後的故事與創作細節。



視覺設計|募資回饋細節說明

  • 由小小畫家Viola and Emelia創作,惱美好工作室視覺設計春夏秋冬四款實體專輯、明信片與限量貼紙
  • 黑潮之夏冬春秋實體專輯,並分別印製爵士樂評孫秀蕙(夏)、佛光大學副教授林明昌(冬)、小提琴家馮承暉(春)與黎時潮(秋)執筆文字
  • 限量特別版專輯內頁收錄由英文版Liner Notes、錄音現場平面相片與感謝名單
  • 明信片限量簽名+季節問候版,寄送時間以募資結束及各專輯數位發行為主,分別為2022年大暑、冬至,2023年春分、立秋
  • 募資期間回饋商品皆包含特別款包裝與限量貼紙

專輯曲目|數位發行日期

黑潮之夏 Black Stream: Summer (2022/06/21)

  1. 盛暑之溽 I  Lixia  
  2. 盛暑之溽 II Xiaoman                                        
  3. 盛暑之溽 III Mangzhong                                   
  4. 虹雨 I Thunderstorm and Rainbow I    
  5. 漂流木與石油 Drift Wood and Fossil Fuels      
  6. 虹雨 II Thunderstorm and Rainbow II    

黑潮之冬 Black Stream: Winter (2022/12/21)

  1. 問 Asking                                       
  2. 尋 Searching                                 
  3. 落 Falling                            
  4. 映 Glare                                        
  5. 踏 Walking/Tripping                      
  6. 融 Melt                                          

黑潮之春 Black Stream: Spring (2023/02/04)

  1. 望風 I Looking for the Breeze I             
  2. 望風 II Looking for the Breeze II            
  3. 舞泥 I Dancing Earth I                         
  4. 舞泥 II Dancing Earth II                        
  5. 舞泥 III—閃電 Dancing Earth III— Lightning Flicker      

黑潮之秋 Black Stream: Autumn (2023/08/08)

  1. 鬼門開 Opening The Ghost Gate        
  2. 涼風至 The Chilling Wind Comes      
  3. 白露生 Misty Dew Pearl                     
  4. 寒蟬鳴 Whispering Cicada                
  5. 萬聖節 Halloween


即興音樂是意外與必然的奇幻組合,由許許多多我們無法預計,也不能排除的期待視野交織衝擊而成。最底層是生命的流轉。

林明昌 (佛光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募資款項分配


不只是黑潮,是鄉愁。

成長歷程的聲音記憶、受過的教育、辛苦的練習等等,都會在音樂家的靈魂與肢體留下印記,無意中自然流露;就像艾略特說的:偉大詩人的錦心繡口,實際上源於每天日常的思考積累。 

黎時潮 (爵士樂評,政治觀察者)


錄音與相關人員介紹


(攝影 楊又臻)

小提琴 江忻薇
1985桃園出生,1991遇上小提琴,1996聽見R&B,2003看見現代舞,2009人生第一次的Jam在都蘭,2011玩Jazz,2013抵達紐約,2016布朗克斯成家,2021遷居德拉瓦河畔,2022即將回歸福爾摩沙的太平洋海岸。
畢業於紐約市立皇后大學爵士音樂研究所,曾師事劉姝嬋、宗緒嫻、Antonio Hart、 Michael Mossman、以及David Berkman。研究所就學期間榮獲Jimmy Heath
Jazz Award。曾參與台北藝穗節、Blue Note Jazz Festival、New York Winter
Jazz Festival,以及在National Jazz Museum in Harlem、Bronx Museum of
the Arts、Saint Peter’s Church等地演出,並與絲竹空爵士樂團、世界軌跡爵士樂團、Marc Cary、Tarus Mateen、Ingrid Jensen、Dick Oatts同台。
在紐約期間積極參與爵士樂與社群之間的推廣發展,包括執行與紐約哈林區一百年歷史的新阿姆斯特丹音樂聯盟合作的The Strings Lab弦樂四重奏計畫,以及與New Muse 4tet在紐約上區哈德遜河谷區的中小學非裔美人文化月的演出。
現為兩個女孩的媽媽,遞個爵士策劃執行、逼吧!Jam聲房共同創辦人、爵士邊緣人
Podcast主持與製作,在前衛與老派之間游移的即興演奏家。
(攝影 楊又臻)


鐵琴家 Patricia Brennan
任教於NYU與New School,是目前紐約爵士樂場景新興的鐵琴演奏家,合作的對象包括Vijay Iyer、Tyshawn Sorey、Michael Formanek、Meredith Monk等人,並且參與ECM、Pi Recording等爵士廠牌的錄音專輯。來自於墨西哥Veracruz這個音樂之城,Patricia以全額獎學金考取費城的寇帝斯音樂學院,並在大學畢業後,在紐約New School深造爵士音樂。她的首張專輯Maquishti被紐約時報選為2021年十大爵士專輯之一。

(攝影 楊又臻)

低音提琴家 Hilliard Greene
演奏風格多元,跨足爵士、古典、藍調、搖滾與前衛,活躍超過三十多年的低音提琴家Hilliard Greene。不僅與Rashied Ali、Don Pullen、Cindy Blackman、Uri
Caine、James Carter等音樂家合作,並曾擔任歌手Jimmy Scott的音樂總監長達二十多年,目前任教於The Collective School of Music New York。

(攝影 楊又臻)


爵士鼓演奏家 Nasheet Waits
啟蒙於父親傳奇鼓手Frederick Waits,並師承Max Roach、Fred King、Michael
Carvin。Nasheet Waits最早的演出經驗,是參與Max Roach的樂團M'Boom的演出。隨後,在Antonio Hart的樂團中擔任打擊樂手與鼓手,直到1999年,擔任Andrew Hill與Fred Hersch的固定團員。在參與Blue Note的New Direction計畫後,結識Jason Moran與Tarus Mateen並共組了Jason  Moran and Bandwagon是當今爵士樂壇中最為重要的鋼琴三重奏之一。而與Orrin Evans、Eric Revis共組的Tarbaby,還有與Christian McBride的四重奏The New Jawn,Nasheet Waits也是Raiph
Alessi在ECM系列錄音的固定團員,目前任教於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攝影 楊又臻)


人聲 Mem Nahadr
All About Jazz網站評論其專輯<<FEMME FRACTALE>>挑戰人聲技巧的疆界
以寬闊的音域以及多變的風格著稱的歌唱家Mem Nahadr,不僅是行動藝術家,更跨足影像製作、詩、文學與人權運動。曾經參與菅野洋子<<Cowboy Bebop>>電影配樂錄唱"Butterfly"一曲,2010年參與電影<<彩虹豔盡半邊天>>原聲帶的演唱。身為非裔美國人患有白化症的Nahadr,與攝影師合作的肖像攝影系列,被收錄於2004年的國家地理雜誌,並對於提倡多元融合不遺餘力。

聲音工程師 James Nichols
以<<小提琴大師海飛茲錄音全集>>修復版榮獲葛蘭美大獎殊榮的錄音工程師James P. Nichols,不僅在RCA Recording Studio、Dolby Laboratories、Manhattan
Center Studio資深的經歷,並參與許多大型電影配樂與重要專輯的錄製,合作對象包括:史派克‧李、菅野洋子、約夏‧貝爾、溫頓‧馬沙利斯與林肯中心爵士大樂團等,並擔任許多爵士音樂家如尼古拉斯.佩頓等的巡演錄音工程師。

(攝影 楊又臻)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sinwei_chiang/
訂閱升九降十三工作室電子報,
提供您關於專輯黑潮、遞個爵士、爵士邊緣人與逼吧!JAM聲房等最新消息
http://eepurl.com/h3v6Uv 





リスク&チャレンジ

  • 感謝各位參與募資的朋友,請您在填寫資料時務必填寫完整且正確之姓名、電話、地址、EMAIL,以利後續聯絡與回饋項目及電子報等寄送發放
  • 【黑潮】系列實體專輯與回饋品預計寄送時間為2022年7月中旬。實際製作日程若有調整更動,相關工作進度及資訊皆會公告於Flying V平台以及江忻薇Instagram,請大家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