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角1



選角本身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
燕瘦環肥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只能憑經驗 偏好 主客觀因素交織成一片
最後歸納出最大公約數
拍板定案

有時不是一兩次試鏡就能決定的
(我承認很多時候眼光不準也不利)
實際粉墨豋場後才發現根本是個誤會
那怎麼辦呢
只好刪刪減減
讓失誤的角色隱隱然淡出
或極力開發他專擅的部份
重新塑造適合的角色

當前來試鏡的人是我們熟識的對象
在選角時難免投射個人的情感與期待(雙方都是)
很難客觀評斷
所以我會期許今後的每一次選角
都要有公正的第三人(誰也不認識的)參與
比較能夠提供沒有人情牽絆的視野

我知道有些年輕人帶著對表演的狂熱興致勃勃前來試鏡
懷抱不演則已 既然出馬就非當主角不可的決心
(當配角 當臨演 要陪襯別人 免談 門兒都沒有!!!)
落選之後情感大受創傷
從此對演戲死了心

真的大可不必這樣

有時沒被選上不是你的問題
可能是角色不適合
有時是時候還沒到
不是一下子就能脫穎而出當主角
要從小角色開始磨
這個沒有什麼公不公平
即便一開始以外型取勝可以領銜主演
接下來還是要磨練成長
若沒有進步當後浪湧上還是會死在沙灘上

贏在起跑點不代表勝利在握
堅持到最後才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