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走入第十年,回首一路上的光景,
拾起的每一片記憶,朗誦的每一個名字,
喚來的每一道目光,種下的每一棵種子。
在事件後75年,
我們仍奮力將這段臺灣人共同的傷痛銘記,
撥開至今仍深植在人們腦海中的陰霾。
傷口唯有清創,才得以痊癒。
在轉型正義這條路上,我們將繼續行走,
踩出一個個銘記的步伐。
二二八事件即將七十五週年,二二八事件平反運動即將三十五週年。
回不來的,有父親、有兄長、有母親、有姊妹、有孩子、有朋友、有伴侶。
空著的椅子,二月末後,出現在一個個不同的家裡。
被國家傷害的生命不會再回來。
時至今日,真相難明,傷痛未離。
然而我們可以記憶。
拾起口述及檔案裡的吉光片羽,拾起威權統治底下人們仍悄悄傳遞,流傳予後世的見證。
拾著前人的火炬,銘記火光即便無法照亮盡頭,也能指引腳底下的道路;即使難以抵達,也仍要試圖逼近,讓臺灣社會對二二八事件有更多的認識與共識。
無論現在或未來,我們都和受難者、受難者家屬共同生活於這塊土地,因此我們更不該忘記。
那並不是「受難者的過去」,而是「我們共同的過去」。
文學講座
本系列講座聚焦文學與政治暴力的關聯。每場講座將從一部特定的文學作品出發,探討文學如何回應轉型正義的相關議題,從而開啟省思歷史的空間。
新詩徵文
選取2-3首前輩詩人的二二八詩作,邀請大眾寫1-10行詩表達感想,在當代繼續產生意義。
歷史書寫工作坊
「將史料轉換成創作」,引導參與者進行「小說創作計劃書」,並協助參與者面對歷史書寫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種種問題。
Podcast
介紹二二八歷史轉譯的作品,提供大眾認識二二八的入門管道。
Gather 線上展覽
設計多個展間,呈現二二八歷史人物、共生音樂節十週年特展、二二八文學展覽等。
展覽
依照時間序呈現二二八事件介紹、1980年代平反運動以及近十年間年輕世代的集體記憶行動。亦會另外設置親子區。
演出
預計邀約5至6組演出者,呈現多元語言創作、曲風。
人權市集
邀請從事各類人權議題的組織前來設攤,讓民眾看見臺灣不同族群所面臨的壓迫與人權侵害,進而思考人權的意義。
宣傳企劃
透過instagram等社群軟體與大眾進行互動,如228相關知識問答、以受難者家屬為主軸的互動式遊戲。
啤酒對杯
敬島嶼上空的千風,敬一直與我們同在的你。
開瓶器鑰匙圈
打開的是,集體傷痕的共感,一整個世代的共鳴。
貼紙
拾起歷史碎片,在手心捧著,不再遺落。
衣服
露出背後的象徵,讓記憶閃現在每個日常。
專書
《不沉默紀錄:屬於臺灣人的二二八行動主義》
本屆手冊以雜誌書MOOK的形式呈現,將最新的研究成果,轉化為歷史普及的書寫,讓讀者對二二八有全新的認識。書寫著重事件後「二二八」持續在臺灣人群體間流衍的記憶伏流。
228當日限定活動
三語事劇場 《恐懼紀念日的故事帳篷》 募資天使貴賓通道
三語事劇場,一個沒有文本的參與式劇場。你心中的小劇場,你的真實故事,就是我們的劇本。
透過主持人引導觀眾說出心情或是故事。演員、樂師當下即興重現你的人生。
帳篷裡每次只有一位觀眾,每個觀眾都能在帳篷裡暢所欲言。
每一次都絕無僅有,無法複製,看似獨立存在的個人故事,在劇場裡交織出我們共同的生命經驗。
演員和樂師即興演出觀眾的故事,將紀念日意涵延伸為紀念個人生命中某個難以切割的恐懼,梳理當代臺灣人的共同經驗。
連結當代與過去臺灣人集體記憶中的恐懼,在二二八過去75年後的今日,讓故事在凱道上的帳篷內重現。
三語事劇場簡介
三語事劇場成立於2015年,「三語事」代表三言兩語說不完的故事,也是「參與式」一詞的諧音。希望透過參與讓人們看見彼此背後的故事,在深度同理中創造心的連結。
相信參與式戲劇可以改變這座島嶼。藉由觀眾的參與,我們演繹屬於臺灣這片土地的真實故事。
庶民劇場裡關心的不僅是過去的歷史,更見證了當下社會正在發生的事。
提早達標滿額贈
若在2022/02/20前,募資金額達已到8成(25萬),每筆滿千元的贊助,都會再加贈「二二八紀念小徽章」一枚!
9場大型音樂會
邀請超過80位表演者
舉辦超過100場系列活動,如講座、地景走讀、影展、歷史工作坊...
每年二二八當天活動平均超過8000人次參與
承繼前面九年的努力,第十屆的共生音樂節依舊以紀念二二八為主軸、推動臺灣轉型正義為目標。在先前的基礎上,陸續堆疊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聲音,以及我們這個世代專屬的記憶方式。並且嘗試用更多不同的角度與形式,讓更多人可以接觸到傷痕歷史的議題,進而加以反思關於這座島嶼的不正義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