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結果
無任何結果
提案者 利佳陵
建築設計教育的內容在台灣是相當模糊的,許多人將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劃上等號,故此次希望透過免門票的建築設計展覽,除了作為建築專業領域自由的交流平台,來互相激盪彼此的創意與概念,更期望在松山文化園區的舞台,與大眾有真實的互動與討論的機會。
目標 NTD$150000
贊助人次
已結束
此計劃於 2014/04/17 - 2014/06/01 募資結束,很遺憾並未達成目標。
各位同學,我是前年某某設計學系畢業的同學, 我有些意見跟想法,希望你們能夠思考。 其實你們應該知道, 這個募資平臺很多設計相關的人都在關注, 我看了許久本次的提案發想及募資理由, 其實我必須很過份的說, 跟大家都是設計系的畢業設計展沒有什麼差別, 每個學系的設計展都是有崇高理想跟主題,嘗試利用展覽來影響、刺激這個社會,改變不好的現狀或思維,你們也是,大家都是,你們會製作的項目,大家也都是這樣做的。 只是,如果大家都是做設計的,大家也都是這樣走過來,唸設計很燒錢誰不知道呢? 45萬不少了,希望你們好好利用,嘗試發揮最大效益,而不是不夠用然後來這裡……借借看信用卡?(因為因為依我的經驗,同學應該早早就把場地設備訂好了吧)有沒有想過如果募不到該怎辦? 如果是想宣傳,應該是去設計網站,天底下哪有既可以宣傳又能募到經費的地方呢? 一直來學系都是跟相關業界募款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募款也必須親自致電或來訪, 如果你們已經盡最大努力跟業界募資,那就好, 但如果只是用貼在flyingV的方式的話,以業界的人士來看,其實有點稍嫌誠意不足。 原諒我碎碎念,也可以當做我就酸葡萄心理吧,但如果願意,稍微思考一下,出社會之後就知道錢很難賺,好好利用,有多少錢才做多少事,募資平臺並不是讓同學們拿來冒險的,是拿來確定自己能夠完成夢想的,謝謝你們耐心看完,真心祝福你們畢展順利。
單純贊助,不須回饋
0人
寄送地點
只寄送台灣本島
我只想單純贊助,不須回饋,謝謝您。
1人
現場導覽簡介與概念手冊1份/海報和酷卡1份/
現場導覽簡介與概念手冊1份/海報和酷卡1份/ 概念明信片1組/
現場導覽簡介與概念手冊1份/海報和酷卡2份/概念明信片1組/ 展覽專刊1本/ 展場循環影片播放感謝贊助及感謝卡/
現場導覽簡介與概念手冊1份/ 海報和酷卡3份/概念明信片2組/ 展覽專刊2本/ 展場循環影片播放感謝贊助及感謝卡
限量
15 個
現場導覽簡介與概念手冊2份/ 海報和酷卡5份/概念明信片2組/ 展覽專刊廣告15*20cm,及展覽專刊3本/ 展場循環影片播放感謝贊助/ 演講區座席2位及感謝卡
5 個
現場導覽簡介與概念手冊2份// 海報和酷卡5份/概念明信片3組/畢業專刊廣告30*20cm,及畢業專刊5本/ 展場循環影片播放感謝贊助/ 演講座席2位及感謝卡
2 個
各位同學,我是前年某某設計學系畢業的同學,
我有些意見跟想法,希望你們能夠思考。
其實你們應該知道,
這個募資平臺很多設計相關的人都在關注,
我看了許久本次的提案發想及募資理由,
其實我必須很過份的說,
跟大家都是設計系的畢業設計展沒有什麼差別,
每個學系的設計展都是有崇高理想跟主題,嘗試利用展覽來影響、刺激這個社會,改變不好的現狀或思維,你們也是,大家都是,你們會製作的項目,大家也都是這樣做的。
只是,如果大家都是做設計的,大家也都是這樣走過來,唸設計很燒錢誰不知道呢?
45萬不少了,希望你們好好利用,嘗試發揮最大效益,而不是不夠用然後來這裡……借借看信用卡?(因為因為依我的經驗,同學應該早早就把場地設備訂好了吧)有沒有想過如果募不到該怎辦?
如果是想宣傳,應該是去設計網站,天底下哪有既可以宣傳又能募到經費的地方呢?
一直來學系都是跟相關業界募款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募款也必須親自致電或來訪,
如果你們已經盡最大努力跟業界募資,那就好,
但如果只是用貼在flyingV的方式的話,以業界的人士來看,其實有點稍嫌誠意不足。
原諒我碎碎念,也可以當做我就酸葡萄心理吧,但如果願意,稍微思考一下,出社會之後就知道錢很難賺,好好利用,有多少錢才做多少事,募資平臺並不是讓同學們拿來冒險的,是拿來確定自己能夠完成夢想的,謝謝你們耐心看完,真心祝福你們畢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