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回憶浪人,搞什麼名堂┃
❝ 旅行代表的不僅僅只是走走看看
而是一次又一次和自我對話,讓我們得以不斷發掘生命的真諦 ❞
三位不同背景的男孩,兩個不同城市
一份感動地圖,就這麼把我們給凝聚了起來。
拾起行囊,在盛夏八月
和我們一起在回憶中流浪
▶計畫介紹◀
本計畫係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所舉辦的「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主張透過透過青年人自己策劃壯遊、執行企劃,深度探索我們的瑰寶-福爾摩沙,將所見所聞運用自己的方式呈現與分享感動與正面能量回饋社會。
今年我們以「我們都在回憶中流浪。」故事拾荒者計畫,選擇我們所觀察到的六大面向主題(同志議題、遊民問題、青年人口流失問題、外籍移工議題、老街活化問題、高齡社區永續問題)獲得入選。在計畫中,我們將於8月中旬進行一場為期十五天與台灣深度接觸的壯遊環島旅程,在我們駐足的各個角落發現不一樣的故事並運用感性的筆觸寫下,旅程結束後,將會將我們所討論的議題與感動你我的故事,收錄成一本手札並出版,讓更多角落被看見與重視。
┃在Z時代覓見一抹真摯的燦笑┃
❝正因為你我不同,每個故事的珍貴也逐漸浮現!❞
你是否還記得那聲歡呼、那聲啼哭、那份感動?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總受到許多聳動標題的牽制。而觀察過後‧我們意識到故事感動人的那種魔力。比起單方面接受資訊,我們希望藉由這個計畫踏出同溫層,看看這個世界的樣貌。從報章雜誌、新聞媒體擷取許多社會議題,討論出六個我們最感興趣的問題,並規劃將近五十個大大小小的台灣角落,透過理性觀察與感性書寫,走進最深處,拾起那些泛黃卻依舊動人的故事,透過三雙不同背景的眼睛,交織成屬於我們十五天的旅行手札,讓更多人看見那些更微弱卻充滿希望的燭火,在旅程結束後,我們也將會運用高中生的影響力,自發舉辦相關讀書會、座談會等等和大家分享在這十五天的成長與思辯過程,希望能夠透過高中生的雙眼,看到更多未曾想過的事,抑或是透過這些故事告訴更多人,
「 我們,都是故事中的旅人… 」
▶討論議題◀
同志議題
遊民問題
青年人口流失問題
外籍移工議題
老街活化問題
高齡社區永續問題
▶討論主軸◀
在計畫進行過程中我們將會依循六大主軸,按照不同採訪的對象設計問題
讓我們一起透過統整與分析,撥開層層謎團,找到最動人的特別故事!
ㄧ、處境:訪問對象目前面臨的異樣眼光與實際狀況
二、法律:目前訪問對象在法律上受到的權益受所及保障問題
三、經驗:訪問對象是否服務過特殊案例,令人動容的故事。
四、反思:站在非政府組織的角度思考目前訪問對象議題與想望
五、反饋:在高等教育與品格教育中如何消除歧視
六、再造:如何透過實際作為扭轉現況,同情vs同理的問題
▶實行分階目標◀
我們在計畫實際操作中,訂出四大項分階目標
我們在計畫實際操作中,訂出四大項分階目標,更有系統統整我們的故事
讓讀者更有依據及邏輯!
ㄧ、事前調查:參訪與討論議題前的資料蒐集與相關書籍閱讀
二、實地參訪:預約相關機構與我們進行深度訪談,並親自走進第一現場紀錄
三、故事分享:透過機構與親自參觀訪問,找到最珍貴且特殊的動人故事
四、反思建構:將感性故事與理性資料統整並反思建構出屬於我們的想法出版
┃您的支持是我們有力的足跡┃
❝這不是一場只有我們三個人的旅程
而是帶著你們的支持和我們一同共遊的旅行團!❞
從參與青年署計畫之企劃,統整分析資料的前置作業,到募資上線,一直到正式出發環島,撰寫一篇篇感動故事最後出版的漫漫旅程,雖然只有短短半年的時間,卻是我們在高中生涯中最期待也最精彩的歲月!
一本創作的出版,背後所乘載的不只是故事的重量與動人的力量,更是來自多方跨界溝通與堅守品質精良的職人精神!我們將著實經歷計畫中的十五天,將最真摯的情感帶至各位讀者眼前!
為了確保創作順利出版與給各位喜歡我們計劃的讀者更好的閱讀品質,我們將會攜帶單眼相機拍攝一張張動人照片,結合我們在旅行中所記錄之文字(或許包含散文、詩、等更多意想不到的創意作品!),一同收錄書中!本書將使用全彩印刷,我們期待將熱騰騰的作品帶給大家,但書籍相關製作流程投入資本費用龐大,希望能將最好的品質呈現,因此極需各位的幫助!
或許我們只是高中生
但卻因為在這趟青春旅程有你支持相伴而讓這個計畫獨具意義與重量!
誠摯期待邀請你參與我們的計畫,讓我們帶著各位喜歡我們的讀者參與更多感動瞬間,將更多更美的故事拾起!
┃關於 旅。人┃
人
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己,和自己對話
而我們,從故事中被建構,進而建構出故事
無奈這世界是巨大的載體,將一切都裝了進來
而你和我,都將在這名為故事的洪流中
沐浴著回憶,倘佯於流光中
載浮載沉
▶團隊介紹◀
┃黃晨凱 / 宜蘭高中二年級 ┃
瘋狂的想法流竄在不經意的身軀,荒蕪中瀰散一縷浪人的氣息
「如果說眼睛能看見世間萬物,那一雙17歲的眼睛到底還能看見甚麼?」
從國中至高中在劇場世界尋覓的我
一直試圖找出那個或許只有我才能明白的解答
故事建構出我們,而我們同時間也建構了故事
或許是那股稻米香吧,或是
回到好久不見的家
媽媽做了一碗回憶中再熟悉不過的乾麵。
關於這層依存關係令我十分著迷,也試圖提出個解答
卻好像隔著玻璃般看的見卻觸不及
如果想知道關於關係的種種秘密,出發吧
找到關於故事的一切
趁歲月還靜好著
┃經歷
- 2018 聯合盃全縣作文比賽佳作
- 2018 慧燈盃全縣作文比賽佳作
- 2019 校內文藝獎新詩類 佳作
- 2018《青春印記》全國微電影競賽 優勝
- 2018 台大人社營 學員
- 2019 TPCC表達力簡報參與
- 2019 參與校內外十餘場文藝講座
- 2018 集體創作演員
- 2018 全縣四校聯合戲劇公演《囚》演員
┃彭文軒 / 建國中學二年級 ┃
一個身體,兩個民族,散逸南島語族的熱情、流淌東南亞的和善
現在是個高中生
不甘於只是坐在書桌前「聽」,更多渴望往世界的角落「看」
在與世界交流的過程,好比在山林裡探險般
轉彎就是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風情。
無意發現感動地圖計畫文字的描寫
句句挑起心中的渴望,在幾番與朋友的談論後
我們決定來場15天的「流浪」
在大廈與田溝間穿梭、在閩南與客家與新住民與原住民之間徜徉
一同在憶中的福爾摩沙-流浪
┃經歷
- 2019 苗栗後庄國小服務隊志工
- 2018 嘉義東石國小服務隊志工
- 2018 南投愛蘭國小服務隊志工
- 2019 泰國東北國際志工隊志工
┃宋承恩 / 宜蘭高中二年級 ┃
看似平凡卻不甘於平凡,你問我是誰?我就是我!
我是承恩
來自位於台灣東北部的宜蘭
廣褒的田野讓我滿滿的好奇心恣意迸發
活潑、隨和簡直就是我的代名詞!
和他人相處時能讓對方感受到親近
或許是因為喜歡與人互動的個性,讓我開始細膩觀察周遭的故事
期待用我們的故事與各地的居民交換
再讓他們的故事能夠分享給更多的人!
期待,遇見更美的故事
┃經歷
- 2018 國際特赦組織寫信馬拉松參與
- 2017 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大會師參與
- 2019 參與校內數場文藝相關講座
- 2017 校內國語文競賽 散文類佳作
▶資金運用◀
我們會將募集到來自各地喜歡我們計畫的小小旅人們的資金
進行妥善分配運用
將每一筆支持,獲得最大化利用!
┃閃亮亮書籍回饋品介紹!┃
我們將會推出一本全中文創作與兩種回饋商品
讓各位小小旅人們有更多不同的回饋項目挑選
期待在這屬於我們的17歲的夏日
預見各位旅人,和我們一同浪跡天涯!
2019全中文創作 《我們都在回憶中流浪》
2019 《我們都在回憶中流浪》紀念明信片組
(一套六張)
2019 《我們都在故事中流浪》手作書籤
┃計畫進程┃
急迫!我們需要你!
在整個計畫啟動前,三位有點粗魯的大男孩開始了這趟最艱難的旅程
而現在就差臨門一腳!需要你們和我們一同圓夢
在整份計畫中,我們節省所有額外人力支出,傾盡全力將走到現在
而現在就需要各位小小旅人們推我們一把
讓我們一起把台灣更多更美好的故事記錄下來
並且用我們的微薄之力感動更多的人!
願每個在台灣的子民
能在故事中
找到最初的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