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我們是來自中原大學的師生團隊,自2015年,參與教育部推動「發展以學校為核心之社區創新創業計畫」將大學能量引進偏鄉小學協助社區發展,協助小校找到自我優勢,並與在地小農合作,並在企業的支持下成功設立「雙連梨有限公司」社會企業,以當地經濟作物「高接梨」為核心商品,為雙連社區打造專屬品牌。
也是目前透過行銷當地生產的農產品,活絡在地經濟及社區,將獲利回饋、搶救恐遭廢校之雙連國小,建立全台首見以社會企業模式為偏鄉小學尋找生機的公益案例。
透過大學的力量翻轉偏鄉
台灣農村常依照著經驗法則來運作,無論是產業的傳承或是銷售的方法,始終缺乏一套完整的紀錄過程,但只憑經驗不僅造成經驗的斷層,也讓農友再遇到新狀況時,沒有方法可以因應。
透過大學的進駐,幫助農村累積既有的知識,建立完整的紀錄過程,讓農友未來遇到新狀況,可以有資料可以分析,找出因對方法,扭轉農友看天吃飯的命運。
偏鄉成為大學的實踐場域
學生如何學以致用減少學用落差一直以來都是難解的議題,透過幫助偏鄉教育讓學生進入社會中,在幫助農友的同時,也激發學生自身對社會的關懷,並將自己的所學運用至社會會中,減少學用落超。
大家眼中的卓蘭
卓蘭鎮位於苗栗縣最南端,比鄰台中縣東勢鎮,因坐落於鯉魚潭水庫旁,緊鄰馬拉邦山與大克山,造就土壤肥沃,水質乾淨,氣候宜人的地理環境優勢,讓卓蘭鎮擁有水國之鄉的美名。
當學生走進卓蘭的產業 - 我們看見農民的無助
- 水果之鄉 - 傳統典型的農村社區,主要栽種葡萄 ,水梨,柑橘,楊桃。
- 人口老化 - 勞動力年齡偏高,荒地面積持續增加。
- 人口外移 - 小學人數逐年增減,偏鄉小校面臨廢校危機。
- 盤商剝削 - 水果品質高,無知名度,市場議價能力低。
當學生接觸卓蘭的教育 - 我們發現教育資源的落差
- 卓蘭鎮小學數量 - 六所
- 學生的家庭背景 - 較多來自中低收入戶家庭,單親家庭及隔代教養家庭。
- 教育資源的匱乏 - 缺少課後輔導、補救教學等制度,造成學生程度落差懸殊。
當偏鄉小校被廢 - 我們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
白布帆在大安溪畔是苗栗縣之最南,以皮薄多汁果肉細緻的軟枝楊桃最為知名,卻因遭逢921大地震,多處果園毀損、住宅、建築物及社區活動中心倒塌,楊桃產業沒落、居住人口不再,白布帆國小因而廢校。
當學生聆聽在地的聲音 - 我們必須重新思考
- 農忙時期 - 學童收托保育問題 ?
- 就學安置 - 偏遠地區學齡前孩童就學安置 ?
- 廢校危機 - 經費短缺、招生不足、學生數過低,讓偏鄉小學面臨併校、廢校的危機
當大學端的資源進入卓蘭鎮 - 我們能做到
當我們堅持了三年 - 我們得到
- 透過社會企業統整各社區資源建立整體卓蘭的商品形象以提升農民收入。
- 達成農民與市場的信任關係,使農民看見實質報酬。
- 建立新的水果分級制度使水果資訊更透明。
- 加強各項農產品的安全用藥機制與行銷管理課程。
- 保住偏鄉學童的教育殿堂
- 縮短城鄉差距的教育資源
- 提升偏鄉小校的特色課程
- 關注了解家鄉的自有產業
資金運用
我們將所募得的資金,透過大學端教育的協助,分別投入在卓蘭鎮主要四個區塊 : 「大學教育」、「國小教育」、「地方發展」、「輔導果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