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 に更新
走過一個世紀的樂山園
當我緩緩走過那片樂山園後山的森林步道,想像著在將近1002年前的,一位加拿大籍英國青年醫生,千里迢迢,懷抱著滿腔熱血與救人的理想,和新婚的妻子,從英國倫敦坐船來到台灣,為那群當時被社會所遺棄的痲瘋病患伸出援手。然後花了23年(1931-1954)的時間,從構思、設計、建築到園藝,一步一腳印地完成這座位於新北市八里,美麗且充滿歲月痕跡的樂山園。
體悟生命,夢想萌芽
這位年輕醫生,就是人稱台灣痲瘋病之父- 戴仁壽醫師。他出身牧師世家,原住在加拿大紐芬蘭的一個小漁村,不願接受父親安排,世襲父親職業,卻受到當時頗有名氣的格利菲博士之感召,這位年輕的英國醫生格博士創立醫療船,專為弱勢族群的漁民提供醫療服務,照顧他們的健康,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格博士時常鼓勵年輕人追求理想,也常談到東方國家精神生活的需求與渴望,觸動了戴醫生年輕的心,於是決定追隨格博士的腳步,申請倫敦醫學院,希望有朝一日前往東方世界,為貧困的病患服務。
戴仁壽家境並不富裕,也沒有足夠的財力供他前往英國求學,他仍靠著堅定的意志和不眠不休地努力,1901年通過倫敦大學入學考試,1905年正式成為倫敦醫學院的學生。在學期間,他曾獲得多項獎學金,始能順利完成學業。他同時利用有限的課餘時間,到兒童之家服務。兒童之家那些可愛的院童,讓他深有所感,他前往倫敦貧民窟實地觀察、體驗這些院童的真實生活。這些歷練對他日後到國外擔任醫療宣教師影響深遠。
倫敦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戴仁壽在兒童之家遇見了一位美麗的護士,就是後來他的妻子瑪嘉麗小姐,她鼓勵戴仁壽,讓他想起臨床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醫師的話:機會為你們敞開著,你們的前途不可限量,如果你們只顧著追求自己的利益,一心只想着致富,當然你們可以如願以償,但如此一來,你們就賣掉了一份高貴的資產,毀掉了醫生為人類之友的名譽,也扭曲了一個歷史悠久的優良傳統與受人尊敬的行業。
西元1911年,聽說台灣需要醫療宣教師,戴仁壽和新婚妻子瑪嘉麗大為振奮,決定放下倫敦優渥的生活,一同搭船來到台灣,協助教會醫院濟世救人。在台南新樓醫院看診之初,戴仁壽首見痲瘋病病例,內心十分震撼,因為當時痲瘋病病患被認為是受天譴,被家庭和社會所唾棄,無法見容於人群,但戴仁壽卻認為這是可以治療的疾病,開始用心研究治療痲瘋病的方法,其後更在台北馬偕醫院提供痲瘋病特別門診,戴仁壽倡導不只提供疾病上的治療,也十分重視病人的心靈照顧,要給他們人生的希望。
無私奉獻,夢想實現
戴仁壽在接掌馬偕醫院院長一職之後,門診中發現痲瘋病患者極需要早期治療,他覺得台灣急需設置一所療養院,對根除痲瘋病將有所幫助。於是他在1923年向日本總督提出希望在台灣設立一所可以容納二百名病患的療養院,總督看過計劃書之後,很快地答應了提供經濟援助。但經過幾番波折,日本政府最後仍決定將原本的規劃轉為公有經營,而戴仁壽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另外找地設立一所私立的痲瘋病收容所。
戴仁壽並未因此而氣餒,人生的峰迴路轉,把戴醫生帶到了新北市的觀音山麓,他遠眺著綿亙的山峰和美麗的大海,心中浮現了尋找生命之源的想法。在和同行的醫生徒步爬山時,平靜的幽谷正好有數隻白鷺鷥優雅地飛落在高高的樹梢。他心中便想:白鳥棲息之地,是和平,安寧的象徵,有如天堂的幸福之地,這麼好的地方,我們就稱之為“樂山”吧!
戴醫生於是集結許多民間的力量,在八里購地,親力親為,完成自己的夢想,蓋了一個能夠收納三百名痲瘋病患者的療養院,並定名為“樂山園”。樂山園走過了一個世紀,一直默默地幫助社會弱勢族群,沿續創辦人戴仁壽醫師無私的精神,為他們營造一個溫暖的快樂家園。
目前樂山園收容了超過130名包括智能障礙、腦性麻痺、唐氏症、自閉症,多重障礙或重度身心障礙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其中有數十位是必須臥床的重度殘障人士。在基督教長老教會與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將戴醫師的愛心,繼續發揚光大。樂山不只提供身體上的照顧,更重視心靈上的療養,並針對每一位院生的需求,希望幫助每一位院生和他們的家人,為他們的人生注入新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