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瑞茶莊-創始於道光年間,承載160年的文化記憶。
慶瑞茶莊第五代傳人黃老闆抓著頭苦思老茶行轉型的方向,從烘焙茶、包裝茶、買茶、賣茶、和客人連繫感情,這問題花了他一輩子的時間去想。
現齡六十多歲的黃先生,原本早該卸下重擔,過著舒服的退休生活,但是他老是放不下心,擔憂百年茶行的招牌會一夕化為烏有,那就愧對了祖先的傳承。
想當初他勇敢辭去老師鐵飯碗工作,就是希望為茶行闖出一片天,老茶行曾經歷經輝煌的榮景,也見證台灣的經濟奇蹟。
但是時代變遷下的台灣好茶,在資本壟斷下,快成了看不見明天的文化古蹟。
有一天,和茶行老闆聊天當中,現齡六十五歲的黃伯伯說:
「市場不景氣,講究茶的人越來越少,生意不似過往地好進口茶的品質也越來越不好。」
「 我有辦法買到更便宜的茶。」
但我們心中興起一個問題:難道茶葉就只能比價錢嗎?
我們想保留的不是"最便宜"的茶,而是一種講究生活溫度的共同記憶。
重製160年前的古茶包裝-回到祖先製茶的傳統方式
我們是新營一批關心在地文化的文史工作者,得知了慶瑞茶莊面臨轉型問
題後,我們開思考,如何保存台灣最古老的飲茶文化。請來了水彩繪畫藝
術家、日式和風手工刻章老師、甚至是國際知名攝影師。
這樣的包裝,可以追溯到清末年間,當時茶商在包裝紙上,用木頭刻好的圖章,印上如獅子等吉祥物,再徒手進行包裝,最困難的部分,莫過於能包出像這樣四面圖案皆方正的造型。
如今,這樣的手藝,整個家族只剩下黃太太一個人會了。
默默地用雙手捉起一掌心的茶葉,放在古老的磅秤上,然後俐落地用雙手以古老薄紙包茶,短短的時間,成了一包包方正、立體、扎實的四兩重老茶,上、下、左、右 紅印的位置一個也不偏離。
結合插畫家、設計師、藝術家等眾人的力量,我們計畫替慶瑞茶莊的手感茶包裝,設計一系列的圖樣,希望用這160年前的傳統,承載現今人們的創意,讓古今不同領域的創作意象可以結合在這個茶包上。
1.老茶行文創圖像設計費---50%
慶瑞茶莊的光榮事蹟
百年茶莊轉型下一步,需要您的加入
目前慶瑞茶莊所販售的手感茶,皆為祖先流傳下的老茶,售完就沒有了。
因此我們鼓勵老闆多多嘗試以不同類型茶葉,以手感茶技藝包裝,除了增加茶葉話題性外,也提高茶業價值。
我們未來會大膽嘗試不同的禮品包裝型式,並運用多元設計圖案(如插畫 圖象 手工創作) 加入茶葉包裝,以不影響百年歷史莊重感為前提,但增添平易近人的元素。